• 高一歷史復習方法:古代醫藥衛生

    2020-06-25 18:22:00來源:網絡

      古代醫學衛生也像其他文化科學一樣,來源于勞動實踐,智慧的古代中國人經過實踐探索,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醫療原則、方法。古代醫學成為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又一珍品。

      1.著名的醫生

      扁鵲是戰國時期最著名的醫生。他采用望、聞、問、切四診法診斷疾病。四診法兩千多年來一直為我國醫生所沿用。張仲景是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。他搜集民間許多靈驗的藥方,結合自己的實踐,寫成醫學著作。后人尊他為“醫圣”。

      華佗是東漢末年一位以治療外科病而負盛名的民間醫生。他制成了麻醉藥劑"麻沸散”,在世界上最早采用全身麻醉方法。他還創作體操"五禽戲”,使人體許多部位得到運動。

      唐代著名醫學家孫思邈被后人稱為“藥王”。

      明代著名醫學家李時珍掌握了豐富的醫療技術和經驗。他研讀大量醫書,走訪很多地方,收集民間藥方,采集藥物標本,并虛心向藥農和其他勞動人民請教。

      2. 著名的醫學著作

      《內經》是戰國時編寫的著名醫書。書中敘述了人體的內臟部位和血脈循環情況,提出了病理學說,介紹了311種病候和湯液、針灸、按摩等方法。

      《傷寒雜病論》是東漢醫學家張仲景的著作。書中記錄了三四百個藥方,有許多至今還被廣泛運用。書中闡述的中醫學理論和治療原則,奠定了中醫治療學的基礎。

      《唐本草》是唐高宗時政府組織人編寫的,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國家編定和頒布的藥典,比歐洲早800年。

      《千金方》是唐代醫學家孫思邈的著作。書中記載了800多種藥物和5000多個藥方。

      《本草綱目》是明代醫學家李時珍的著作。書中收錄1800多種藥物,其中新增藥物370多種。對每種藥物的產地形狀、顏色、氣味、主治、功能等情況都詳加說明。附有大量藥物形態插圖。載錄1萬多個藥方。

      3.古代醫學的發展狀況

      戰國時不但出現了著名醫生和醫學著作,而且有的醫生采取了分科治病的方法。當時的分科主要有內科、外科、婦科、兒科等。唐太宗時,辦了分科較細的醫學校,比西方早200年。


    預約體驗高中一對一精華課

    本文關鍵字: 高一歷史 古代醫藥衛生

    掃碼關注回復【中小學】免費領取

    領取中小學全科資料和五年高考真題

    更多資料
    更多>>
    更多內容

    小初高全科知識合集+暑假預習資料包

    掃碼下方二維碼領取

    更多>>
    • 07月23日-07月31日

      高三數學暑假班

      梳理三角形、立體幾何等內容,總結常用做題方法

      價格 : ¥880元

      購買
    更多課程>>
    更多>>
    更多資料
    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超碰高清熟女一区二区 亚洲欧洲国产经精品香蕉网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